彭慧胜,复旦大学特聘教授,1999年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,2003年在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获硕士学位,2006年在美国杜兰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获博士学位,然后在美国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研究,2008年回到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、高分子科学系和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工作。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,2014年获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2017年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支持,2018年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主要致力于化学、物理、能源和医学领域的交叉研究,创制出全新的金属主链高分子,创建了新型纤维器件,实现了利用内层电子构建极高能量密度的新型能源器件,提出了分数元素的全新概念,创造了武侠小说启迪的新型学习范式,努力推动基础研究结果进入实际应用。以通讯作者发表了350多篇研究论文,包括Nature 6篇、Nature子刊13篇、Nature Communications/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/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/Advanced Materials/Physical Review Letters合计120多篇,其中1篇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,被Science、Nature及其子刊亮点报道了20多次。出版了4部教材/专著。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10多项,其中50多项实现了转让转化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。建立了纤维器件评价标准。先后主持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2项国家战略领域重要项目。
先后担任教育部材料领域战略专家组成员、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、科技部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专项指南编制专家组成员、科技部材料领域战略专家组成员。先后担任Watt主编、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、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Section Editor、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20多个期刊(顾问)编委。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和2023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。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、2021年中 国科学十大进展(第一完成人)、2022年德国跨界创新基金会科学突破奖,领衔的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(2项)。
联系方式:penghs@fudan.edu.cn。
© 2020 复旦大学纤维电子学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:维程互联